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阶层变动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阶层变动均具有相异的性质,且各自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总的来讲,这是由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的各项基础条件所决定的。
第一个时期为恢复期,时间跨度从 1949 年 10 月建国至 1956 年 12 月 完成三大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的体制被彻底打破,与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相勾结、具有买办性质的官僚资产阶级被消灭并驱逐。
新中国的成立,将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驱赶出境,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构成依旧颇为复杂,各类阶层应有尽有。不同阶层都渴望在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中,寻得自身的位置,各民主党派也期望能够建言献策,参与国家的建设。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拟定了闻名遐迩的《共同纲领》,纲领指明:“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推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基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初立,需要平稳过渡,尽快恢复生产秩序,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并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改造。
也可以讲,这一历史时期乃是每个新兴国家都必然经历的恢复期,战后怎样恢复国民经济,是一项极为紧迫且至关重要的任务。
此项任务也确立了我国初期经济制度的基本走向:“在经济上,施行‘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根本方针。”
与该方针相适配的经济体制是多种所有制并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在国营经济的引领下,合作社经济、小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由于建国不久,朝鲜战争便爆发了,中央提出了“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当时,国家的收入主要用于三个部分,遵循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支出包括行政费用、投资等位列第三。
这样的国情决定了经济必须稳中有进,不能有较大的变动,因为无法承受。当时负责经济工作的陈云明确指出:“要实现工业化,现在只能筑牢基础,不能操之过急。”
这个观点,相当契合建国初期的实际发展需求,依照这个路径执行下去,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总体而言,建国初期的经济制度依延续了既有的路径,未作重大调整,只是适度进行了优化,经济环境也相对自由。
由于经济制度未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各阶层自然也没有大的变动。除了农村地区伴随土改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阶层调整外,城市里的阶层基本维持原状。
1950 年,针对农村土改工作,出台了“关于划分农民阶级成分的决定”,虽标题是关于划分农民阶级,但其中内容实质上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做了大致划分,主要有 12 类。
除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贫民之外,还有资本家、小商小贩、自由职业者、宗教职业者、工人、知识分子、手工业者等。
由此可见,新中国刚成立时,虽然中国社会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已被消除,但中间和底层依然存在众多阶层,其中自然也包含资本家和地主。
到了 1952 年,内忧外患大体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全国土改工作也临近收尾。
此时,毛泽东等领导人认为,已然到了能够向下一阶段过渡的时机,于是开始筹备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952 年 9 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着手用 10 年到 15 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 1953 年,所以当时毛泽东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可见,领导人们都深知,社会主义改造短期内无法完成,得循序渐进。
但事情的发展,逐渐偏离了最初的预期。第二年 6 月,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此为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简称为“一化三改”。
当时之所以提出“一化三改”,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由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大生产定然无法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共存;
其二,是因为当时中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规划。
冶金、能源、机械以及国防工业等重工业,无一不是吞金巨兽,没有充裕资金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这些产业还具有投入大、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性。
我们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结果放眼望去皆是短期内难以见到利益回报,且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项目。
没有一个是贫困之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对于一贫如洗的中国而言,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妄图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积累无异于痴人说梦,往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被他人掠夺,除非学英美到处烧杀抢掠,否则基本无法依靠自身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话又说回来,没有重工业,凭借什么去掠夺呢?连自我保护都无法做到!
没有资金就无法发展,无法发展就没有资金,从而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迫使大多数国家要么被动,要么主动,只能用主权或者其他资源来换取发展。
我们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结果放眼望去皆是短期内难以见到利益回报,且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项目。
没有一个是贫困之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对于一贫如洗的中国而言,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妄图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积累无异于痴人说梦,往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被他人掠夺,除非学英美到处烧杀抢掠,否则基本无法依靠自身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话又说回来,没有重工业,凭借什么去掠夺呢?连自我保护都无法做到!
没有资金就无法发展,无法发展就没有资金,从而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迫使大多数国家要么被动,要么主动,只能用主权或者其他资源来换取发展。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了。
在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时候,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实现积累发展重工业是很难的,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却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用行政手段通过指令强制调动全国的财、物、人,将全国力量汇聚起来,从而实现明确的目标。
说白了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但首先,你得有集中力量的能力,才能去办事。
所以需要三大改造,将国家经济体制做一个根本上的改造。
三大改造,改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给全社会的生产资料改姓,都改姓社。
农业改造,是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改造为农业集体化。
基本路径是先组织成立农民互助组,大家互帮互助,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然后发展成为初级合作社,其特点是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最后发展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其特点是土地和生产要素全归集体所有。
很多上了年岁的农村老人,估计都经历过一起下地、一起生产,然后拿工分,最后统一分配的时代,也就是俗称的大锅饭。
现在农村很多老人,还经常说自己是老社员。就是这一时期的痕迹残留。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跟农业改造路径差不多,也是先组成生产小组,然后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再让手工业从业者都加入合作社,最后变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比如将编篮子都聚到一起,弄成一个编篮子生产小组,大家聚在一起后,既能交流技术,还能搞搞流水线生产,一来提高了技术,二来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将编篮子、编筐子的都聚到一起,就变成一个大的编织品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政策是“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先将私人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然后按照私股份额每年给资本家发5%股息。
这样一来,资本家就对生产资料没有使用权了,发十年后,私人企业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改造。
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开头那段,围绕小酒馆归属产生的各种矛盾,说的就是这个事。
原计划要用三个五年才能完全实现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想到只用了4年就完成了,<
一个五年都没有用掉。
速度超乎想象的快,但这也为之后的乱象埋下了隐患,比如粮食短缺等问题。
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被消灭了,一切私有制也都被消灭了,私营企业、小生产者、资本家的土壤没了,根都被刨干净了,这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因为经济体制有了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结构也由此发生了质的改变。
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也就来到了第二个时期:1957年到1981年。
由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所有“剥削阶级”,全社会只剩下两个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此外还有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也就形成了温铁军教授经常讲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这个二元社会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农业是集体化,工业是国有,农民是兄弟,工人是老大哥。
这种泾渭分明不是一种主观上的表达,而是通过各种制度体现的,或者说正是这些制度才形成了城乡显著差异的“二元社会结构”。
笼统算了一下,这些制度多达十几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统购统销制度。
此外还有用来区分城市户口和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还有决定你能不能吃商品粮的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此外还有关系到社会福利待遇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婚姻制度等。
你要想改变身份,就先得突破这些制度,完成各种手续。
那一个农民想成为工人,有没有办法实现呢?
有的,只是比较难。
正常的路径是这样,首先得有单位和部门缺人,然后缺人的单位去农村的公社和大队要人,经过大队和公社领导们的推荐,签字认可后,审查都通过了,才能完成身份转换。
或者考上大学,然后听从国家分配。
说到上学,其实农民子女上高中,也需要大队和公社推荐。
那个时候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每个大队有几个上学名额都是分好的,除非你的学习特别好,不然谁能上,谁不能上,主要看领导推不推荐你。
然而,一旦个人的意见能发挥主要作用,那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大了。
那个时候,领导家里都有好几个嗷嗷待哺的子女,再不济谁又没有个关系近的亲戚呢。
总之,在农村,每一位获得土地的农民都被改造成了集体农民,大家都靠集体生活,都是社员;
在城市,每一位有城市户口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单位,从上学到工作、看病、住房、养老、吃饭、出行挂靠都要靠单位实现,有了单位就有了一辈子靠山,离开了单位<是寸步难行。
在农村有事就找公社,在城市有事就找单位。
也就出现了“集体人”和“单位人”。
因为农民集体化和城市单位制,再加上各种制度,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巨大差别,两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也被各种制度限制住了。
虽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从根子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但客观现实告诉我们,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社会主义改造虽然消灭了以前的等级制,消灭阶级分层,终止了一种社会分层形式,但这并不能消灭一切社会分层现象,因为你的生产力远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换句话说资源是有限的,就算资源充足,也会有人少分,有人多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承认和允许收入差距的。
在人类还未能消除脑体差异,消灭阶级之前,阶级现象和社会分层现象都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一种社会分层方式被消灭了,那另一种社会分层方式就会随之出现。
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分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还有知识分子阶层。
而在这个社会结构里,又出现了三种身份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和农民身份,三者之间泾渭分明。
干部和工人是工人阶级内部的身份划分,有专门档案身份管理制度来管理,干部就是干部,不属于干部的就是工人,二者不仅有身份上的区分,工资级别也是不一样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有区分就会有差异,就会有种种乱象,有好干部也就有多吃多占的干部,有勤奋的社员也就会有偷懒耍滑的社员。
现在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一个农民和工人的差距有多大,更难理解一个普通干部身份究竟有多豪横。
但你需要知道一件事,只要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到达一定水平,社会分层就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一种分层方式被消灭了,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
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我突然想起武侠小说里的一句话:
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大概就是意思,你们能理解吗?
所以说,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式来调整,而不是说彻底消灭分层,这是办不到的。
不要忘记,毛泽东提出一化三改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两翼,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是主体。
因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一辈领导人都很清楚,没有工业化,成不了现代化强国,你就啥也不是,都是白日做梦。
计划经济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
三大改造完成的那段时间,正面影响占主要地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后期,负面影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第二个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由农民、工人、干部三种成分构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利于国家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发挥到了极致,集中力量干了许多大事。
卫星上天了,核武器搞出来了,导弹也有了,但在二元社会结构的另一面,也有很多副作用。
工人和农民两个社会阶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不对等,包括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方面也都有巨大的反差。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说多了影响团结。
这种差异在当代的延续也是很明显的,仅仅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就让城乡老人之间拉开了差距,更别说还有单位分房、城市户口等优势。一步先,步步先。
两种身份,就是两种命运。
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说的太对了,全天下就没有比赚钱和吃饭更硬的道理了。
为啥我们走的这么难,一路走来碰的头破血流?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基础条件太差了。
搞计划经济是为了发展,搞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发展。
计划经济后期,各种弊端就已经比较明显了,社会僵化,改革势在必行。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初一直到如今,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变化的第三时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搞改革开放后,因为所有制改革,整个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在第二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个体经济被消灭,生产资料全部归国家和集体,所以资本家没有了,小生产者也没有了,因为土壤没有了。
同样的,改革开放后,随着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开始逐步完善。
市场一放开,小生产者就出现了,城乡之间也开始流动,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开始出现质的变化。
因为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阶层分化也从农村最先开始,变化的也最为明显。<
农民作为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开始了迅猛的阶层分化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一大批从事传统农业活动的农民,开始进入各种类型的工厂。
到了世纪之交时,在东莞等沿海工厂的流水线旁,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年轻男女,他们就如同候鸟一般,春天飞走了,冬天又飞回来,乐此不疲,年复一年。
他们背着色彩鲜明、形状各异的大号编织袋,挥手告别老母幼儿,走出田野聚于车站,随着绿皮火车昼夜飞驰,到达目的地后没有寒暄没有等待,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迅速消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农民进了工厂,究竟是农民还是工人呢?
他们是没有工人身份的工人,是带有半工人性质的农民。如果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能致富创收,谁都不想背井离乡。
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一部分成为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一部分进入城市成为个体工商户,此外以前农村的技术员、医生、小学教师等又分化成一个独立的群体,还有一部分继续从事传统农业。
城市里的工人阶级也开始分化,原先可以靠单位生活一辈子的“单位人”,有的下海创业,有的在国企改革中成为下岗工人,有的进入外资企业当管理者。
最明显的改变是,城市里出现了“新富阶层”,这个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从业者,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高管,高新技术人员等,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快速增加。
时至如今,一些民营企业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具有很大的能量,资本家也出现了,他们建工厂办企业,占有生产资料,公然喊出996福报等口号。
有人富,自然也有人穷。
城市很多下岗工人、提前退休人员等,失去了工人身份,又没有土地,成为城市里的“新贫困阶层”。
以前他们可以靠单位,工作辛苦但工作稳定吃喝不愁,但现在单位不仅没有了,他们还要进入市场参与激烈的竞争,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以前的知识阶层人数也开始迅猛壮大,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越来越多,掌握了各种高新技术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知识阶层内部也开始分化,一部分继续依赖单位生存,比如大学教授、老师,各研究所、各协会组织。
还有一部分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的新知识分子,依靠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生活,或者自主创业。
改革开放后,工厂阶级和农民阶级就如同两棵大树,不断长出新的枝杈,各自内部不断分化出新的阶层,还有一些人员又在城市里形成新的阶层,比如以企业家、资本家等为代表的富豪阶层。
总得来看,原先处于金字塔底部的阶层,人数在缩小,人群开始往上跑,中间阶层增多。原本泾渭分明的干部、工人、农民金字塔型社会结构,逐渐向橄榄型结构转化。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是干部就是工人,剩下的就是农民,身份明确,简单明了。
但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制,职业越来越多,人群也越来越多,导致阶层组成人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划分。
在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时,有学者按收入和财产来划分,也有人用消费水平划分,还有人用职业划分,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来界定的。
如果追求简单明晰,当代中国社会大致可以分为精英阶层、中产阶层、一般阶层、边缘阶层四个阶层。
精英阶层包含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政府内的高官、大型国企的管理者、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大型外资企业的管理者、专家学者等高级知识分子。
中间阶层包含体制内的中层领导和管理者,公务员、大型国企正式职工,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大学老师等中级知识分子,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
一般阶层包含农民工,普通工人,传统农民,乡村村干部,普通职员,乡镇教师等小知识分子,底层服务人员等。
边缘阶层包含农村贫困户,城市低收入人群比如清洁工,失业人员,困难人群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多样性,由于出现了多种阶层,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差别,而这种差别会孕育出一种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
由于社会资源的差别分配,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能推动大家为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去奋斗和竞争,大家都有动力去奋斗去搞钱,自然也就带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向前发展。
如今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我们从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一个连基本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国家,能一路追到美国后面,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成就究竟有多大,我就不多说了。如今中国所处的位置,所取得的成就,都足以说明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对的。
但和计划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