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殟。读wē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胎败也。从歺,昷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作:“殟,暴无知也。各本作胎败也。误同殰解。玄应书卷八、卷十三、十四皆引《说文》:‘殟 ,暴无知也。’《声类》:‘鸟殟,欲死也。’今据正。”因为段注有理有据,我们认为今大徐本《说文》殟的解说是后人误抄,把“殟”的说解,抄成了“殰”的解说。“殟”是形声字,本义是突然失去知觉。
(突然失去知觉)
王筠《说文句读》:“殟,盖谓中痰、中恶,卒然昏不知人也。”认为“殟”的本义是突然失去知觉。《广雅·释诂一》:“殟,病也。”又“极也。”认为“殟”与是生病,或者突然、急速(地生病)。
王逸《九思·逢尤》:“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原注:“愤忿[目奄]绝,徐乃苏也。”大意为:仰天长叹我气结心头,忧郁愤怒我死而复苏。
本义之外,殟还用作心闷。《广韵·没韵》:“殟,心闷。”
又指物闭气而霉烂。清代胡文英《吴下方言考·曷韵》:“物之不得出气而黴(霉)烂者,亦曰殟。”
殟的小篆写法如图:
(殟的小篆写法)
2、殤(殇)。读shā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殇,不成人也。人年十九至十六死为长殇;十五至十一为中殇;十一至八岁死为下殇。从歺,伤省声。”形声字。本义是未至二十岁而死。
从伤省,声中含义,伤即哀伤,因为“未成人”而死,让人哀伤。
(殇)
关于不成人而死,即不到二十岁就死去,古人有非常详细的称呼。《释名·释丧制》:“未二十而死曰殇。殇,伤也,可哀伤也。”《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另这里的二十岁指的是男子,女子则以未十五岁死为殇。
这里的死,不分原因,只要是不满二十岁死,就叫“殇”。
(《兰亭集序》中的“殇”)
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这里“齐彭殇”是典故,把“殇”与“彭”并举,因为“彭”指彭祖,传说中活得最长的人,据说上天赐寿八百岁,而殇指的是不到二十岁而死。所以王羲之说“齐彭殇为妄作”。
《清稗类钞·姓名类》:“(同儿)以痘殇,太素、太清皆以诗哭之。”
殇在本义之外,还指战死者。《楚辞·九歌·国殇》:“国殇,谓死于国事者。”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笄(男二十岁;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死于国事,即战死者。
(油画《国殇》)
殤(殇)的小篆写法如图:
(殇的小篆写法)
3、殂。读cú。《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殂,往死也。从歺,且声。《虞书》曰:‘勋乃殂。’[歺作],古文殂从歺,从作。”形声字。本义是死亡。
殂,也作“徂”。王筠《说文句读》:“殂之言徂也。徂,往也。此谓不忍死其君者,讳而言殂也。”我们现代人对他人言自家亲人过世,仍经常说“走了”“回老家去了”,是心中不忍而讳言。
这里的《虞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当作《唐书》。”今本《尚书·舜典》:“帝乃殂落。”意即:尧帝逝世了。
(尧帝像)
关于殂的古文字形,说“从歺,从作”,桂馥、王筠、朱骏声都认为是从死乍声。《说文》:“乍,止也,一曰亡也。”宋保《谐声补逸》:“乍、且同部,声相近。”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古文死字,当云从死,又乍乃亡之古文。”“死亡,殂意也。”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开创统一中原的大业还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用“殂”,也是臣子对君主之死不忍的讳词。《红楼梦》第十四回:“近闻宁国府冢孙妇告殂。”用“殂”,也是站在北静王立场上的讳词。
(秦可卿的葬礼)
殂的小篆写法如图:
(殂的小篆写法)
4、殛。读jí。《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殛,殊也。从歺,亟声。《虞书》:‘殛于羽山。’”形声字。本义是诛,杀。
《尔雅·释言》:“殛,诛也。”《集韵·职韵》:“殛,死也。”
《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孙星衍疏:“夏罪上天,命我诛之。”是因为夏朝犯下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诛杀它。
(被殛的夏桀画像)
本义之外,殛还有两种用法:
(1)通“极”。这就是《说文》中所举“《虞书》曰:‘殛于羽山’”的例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殛本殊杀之名……《尧典》‘殛鲧’,则为極(极)之假借,非殊杀也。”《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孔传:”殛、窜、放、流皆诛也。异其文,述作之体。“孔颖达疏:“流者移其居若水流然,罪之正名,故先言之;放者使之自活;窜者投弃之名,殛者诛责之称,俱是流徙。”这段话的意思是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这里的鲧是因为治水不力被流放了,并没有被杀死。用“殛”,假借的是“極(极)”的用法。
(鲧禹治水)
(2)惩罚。《书·康诰》:“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杨筠如《尚书覈诂》:“罚殛连文,殛亦犹罚也。”多么希望上天惩罚我,我也没有怨言。
殛的小篆写法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