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用来标识一个人的血缘关系。姓氏的系统确立,源自周朝宗法制的建立,宗法制中的嫡长继承制与统治需要的分封制度相结合,也就明确了姓与氏的关系。
《通鉴·外纪》中对姓与氏的解释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句话已经解释了两者的区分,姓是考究其祖先而氏是区分子孙。在《说文解字》对姓进一步解释是:“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用来解释姓可能源自人类初始的母系氏族社会。
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人类的整个聚落人员并不多,大家选择对部落之前进行区分,也就形成了最初代表部落的符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的扩大增长,部落达到了人员承受的上限而进行人员分离,为了再一次进行部落的区分,也就产生了另外的符号标志。
这种只是属于对姓氏起源的一种推测,对于姓与氏的划分还没有准确统一的规则,不过,从一些上古姓的字来看(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有“女”字旁,说明保留了这种母系氏族的痕迹。
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提到姓氏的来源是图腾标志,因此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姓氏图腾,这种其实是艺术家创作出来,而非真正的姓氏起源。
姓氏制度真正的建立,还是依赖于周朝所确立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周朝宗法制将嫡长一系确定为大宗,其他嫡子或庶子则是小宗。
嫡长子作为继承人,继承原来的资源和权力以及姓,其他嫡长和庶子则进行分封(胙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胙土,代指分封土地),别立一家,并以以食邑、采地为氏,成为新的氏族。
从这个角度来看,姓和氏成为区分贵族与平民的象征,大家相互介绍的时候一提姓、氏就明白这个人的渊源、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有赖于史官的详细记载,对当时的人来说,姓与氏解决了当时人“我从哪里来”的哲学疑惑。
我们现在了解当时贵族人士最为完整形态的姓名,也只能从一些出土的文物铭文上来进行推测,男子的全称是“氏+行辈+名(字)+性别”,如2019年国家文物局从日本追回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上面“唯曾伯克父自作……子子孫孫永寶用享”的铭文,女子的全称则是“夫家国名(氏)+行辈+本姓+名(字)+性别”,如西周齐侯匜(yí,礼器,为客人洗手所用)上的“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子子孙孙永宝用”。
后续的发展中,这种全称显然太正式,就有了简称,有省去伯、仲等行辈称呼的,也有省去性别称呼的。
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不断繁衍,一开始的二十几个古姓已经产生成百个氏名,这些氏名也产生了重复的情况,因此就开始出现复姓,如澹台、端木、公孙等等。
同时,也因为职业的详细划分以及官员的传承,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都从事某一项职业或者担任官职,也就出现了以职业(庖、优、祝等)或者官职(司马、仓、符等)为姓氏。
当然了,姓氏不仅有诞生,也有消亡的,不管是因为生育问题绝嗣还是因为战争仇杀等原因造成家族人员全部死亡,都是氏名的消亡。
当时的诅辞(向神灵祷告,诅咒其他人)经常会出现“亡氏”,也就相当于让对方断子绝孙没有传承。(《左传·襄公十一年》:“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
而祝词呢,就是希望“保姓受氏”了,希望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就像之前提到青铜器上都有“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是希望姓氏传承下去,贵族身份传承下去。
应该说,这也是中国人希望传宗接代的思想起源,因为只有保住姓氏,才能保住自己的贵族身份,才能享受到其他平民所享受不到的东西。
另外,姓氏在西周时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决定婚姻的可行性。
应该说当时对近亲结婚的问题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语》: “同姓不婚,惧不殖生。”等等,说明姓氏在婚姻上有着明确的规定,也是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同姓不结婚的来源。
不过,随着姓氏的增多以及礼制的崩坏,这项制度也逐渐被人遗忘。推崇周礼的孔子也在这上面犯过错误。
《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当然,孔子未必是不知道这项制度,只是当时姓氏太多,已经很难像开始那样溯源,另外则是他也有心偏袒鲁昭公。
在军功爵制一篇提到过,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各国为了尽可能发挥自身的潜力以及平衡国内的旧有贵族势力,开始任命一些平民作为官员,这就让只有名的平民有机会获得贵族身份以及姓氏。
这意味着原本周朝所确定的姓氏制度开始被破坏,大家对这种姓氏所代表的贵族身份也不再在意,平民登上高位、获得爵位可以自立姓氏,不再受分封的约束。如战国时期的很多知名人物(张仪、苏秦、白起、蔺相如等)都只记载是哪一国人,没有家世渊源,其实就是从平民中产生的。
秦国统一后,彻底推翻了分封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度,也让中国的姓与氏合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了姓氏,姓氏成为区分人的象征而非贵族身份的代表。《通志·氏族略》: “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
不过,姓氏所代表的传承意义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每一宗族有了固定传承的姓氏得到了加强,我们也就看到各种族谱记录以及宗祠的诞生,而紧接着产生门阀士族、“五姓七望”及“关陇八大家”等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