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幼鳖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在常温条件下,由于鳖的冬眠习性,稚鳖一般指孵化当年的前一两个月和第二年夏天,幼鳖阶段多数从第三年开始。在加温的条件下,稚、幼鳖的养殖是从孵化出壳后到第二年4~5月,两个阶段是连续的,并无间隔。稚、幼鳖的生态习性,对饲养和管理条件的要求都十分相近,因此将其综合地加以叙述,以避免重复。
(一)稚鳖的暂养
刚孵化出壳的稚鳖,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特别是水霉菌及嗜水性产气单胞菌的感染。因此.刚孵化出来的稚鳖,需用1%o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5min。鉴于亲鳖产卵期很长,有早有迟,早期产的卵,7~8月即可孵出稚鳖,此时室外温度较高;后期产的卵,到9月前后始能孵出稚鳖,早晚温度较低。可见孵出的稚鳖都不宜直接放到室外稚鳖池去饲养。
即使温度适宜,因稚鳖体质娇弱,也不要直接放到稚鳖池去饲养,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待卵黄囊吸收完毕,胎膜脱落后,再转暂养池或进入稚鳖池。一个直径40cm的盆可暂养稚鳖20只左右。进入暂养池的部分--般是准备出售或运输的稚鳖。暂养池并无统一规定,最好修在室内,一般为深不足0.5m、宽不超过1m.长自定、池稍倾斜、有进排水口,是一个可任意调节水深的长形水槽。水面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供稚鳖隐蔽并净化水质;另放一些木板,既作饵料台,又供稚鳖休憩之用。暂养池或稚鳖池开始阶段浅水区水深2~5cm,深水区10cm上下,按照100只/m2左右放养。
稚鳖进行暂养之前,用具、暂养池都应进行消毒。新建的水泥暂养池应放水浸泡两周,期间换水数次,使其酸碱度符合要求。已用过的工具,使用前用生石灰水、漂白粉等药物消毒;稚鳖则用抗菌素、食盐、呋喃西林等溶液浸洗。
已开口摄食的稚鳖应及时投饵。饵料有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两大类。鲜活饵料以水蚤(红虫)最佳,可从池塘捞取或用闲置的水面人工培养,然后用网收集投喂。也可以投喂摇蚊幼虫、黄粉虫、丝蚯蚓等。活鲜饵料利用率高,残饵少,水质易控制,鳖生长快。开始时把新鲜水蚤散喂到水中,饲喂3~5d,滤去水分,成团状放到暂养池水面投饵兼休息的木板上,稍后可喂鱼糜、去壳的小虾和捣碎的螺肉、猪肝等。活鲜饵料的投饵量为稚鳖体重的10%~20%,每日分两次投喂,以后逐步改为人工配合饵料。
全价的人工配合饵料作为稚鳖开口饵料,有营养全面、使用方便等优点。可用仔鳗或稚鳖专用饵料,蛋白质含量50%以上。加工成2mm的颗粒.或用菜汁揉成糊状投喂。使用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稚鳖体重的4%~6%。经1~2周精心暂养,稚鳖完全进入正常摄食状态,体色也变成有光泽的黑褐色,至此再转人稚鳖正式饲养阶段或运输。
(二)稚、幼鳖的养殖方式与生产水平
1.加温养殖
鳖的加温养殖主要在稚、幼鳖阶段。尽管加温养殖需消耗一定的能源,但综合效益是高的。首先,加温养殖打破了鳖冬眠的规律,整个养殖时间缩短了2/3 左右;其次,加温养殖能使体重50g以内的稚鳖较安全地度过越冬危险期,从而大大地提高其成活率;第三.根据鳖的生长规律,50g以内时生长缓慢,200~500g为生长优势阶段,如通过加温能在第二年4.5月份培育出200g左右的鳖种,快速养殖就成为可能。日本现阶段80%的稚、幼鳖养殖是采用加温的方式,从孵化出壳到翌年4月,个体体重多数达到150~200g,这些鳖种再经过半年多的饲养完全可以达到商品规格。因此,我国欲发展鳖的养殖业,稚、幼鳖阶段应尽量采用加温养殖,才有可能提供足够的大规格鳖种。
2.“两头加温"养殖
“两头加温"即在稚、幼鳖越冬前期和越冬后期加温,以缩短越冬期。该养殖方式在温度较高的严冬前后加温,温度极低的时候让稚、幼鳖冬眠越冬,既延长了稚、幼鳖的生长期,增加了稚、幼鳖的体重,又满足了整冬眠的习性,还相对于常温越冬大大提高了成活率,节约了加温成本,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3.常温养殖
在常温条件下,至越冬前,早期孵出的稚鳖饲养较好的其体重也不过10~20g,而后期孵出的仅3~5g,对不良环境适应力较差。再经数月室外越冬,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体重下降10%~15%,死亡率高达70%~80%。存活的稚鳖复苏后--时也难以恢复正常,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养殖。因此,稚鳖常温越冬要仔细管理,凡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不采用常温越冬。
(三)稚、幼鳖的饲养管理
稚鳖孵出后的三个月是生存的关键时期。故其饲养管理是鳖饲养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1.饵料与投喂
进入稚、幼鳖正式饲养阶段,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30°C),生长快慢和成活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饵料。稚、幼鳖的饵料要求细、软、精、嫩,易于消化,营养全面。稚、幼鳖的饵料分为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鲜活饵料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受各种条件限制,如秋季生物饵料(水蚤等)就无法保证,又有营养不够全面的缺陷。较大规模生产时应以配合饵料为主,鲜活饵料为辅。
有市售的稚、幼鳖专用饵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因配合饵料在制作过程中多用脱脂鱼粉,故在投喂时须添加3%~5%的植物油,并把配合饵料与鲜碎鱼肉按1:4的比例配合,再加1%~2%的蔬菜,擂成块状或制成软颗粒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对于稚、幼鳖,會脂量较高或不易消化的鲜活饵料如猪大肠、蚕蛹、肉粉等应尽量不喂。
稚、幼鳖饵料的投喂要求做到“四定":饵料一定要投在饵料台兼休息台上靠近水位线的地方;上、下午定时投喂两次;质量按上述要求调配;稚、幼鳖的日投饵量,一般为其体重的3%~5%(干物质),通常以投饵后两小时吃完为适量。
2.及时分级饲养
鳖的产卵期很长,先后不同批次产出的卵,孵出的稚鳖个体大小也参差不齐,放养密度较高,个体之间容易相互干扰,加上即使同源、同重的个体,经一段时间的饲养很快就会出现大小分化,有的个体相差10~20倍。因此,为防止相互撕咬,在稚、幼鳖阶段必须一开 始就实行大.中、小按规格分级、分池饲养。
在加温养殖的条件下,稚整孵出到幼鳖养成需视个体生长情况与个体差异,不断进行分养,目的在于通过不断调整稚、幼鳖的密度,使单位水体始终保持较适宜的负载量,重量较一致的个体饲养于同一池中,可加速其生长。这一阶段大致需进行三次以上分养,分养前需做好多种准备。如池子、工具和鳖用消毒药物、分养计划等。分养需干池放水,冲除污泥,翻起池沙,人工捕捉。操作要细,动作要快,勿使鳖受伤。捉到的鳖迅速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分规格转入事先准备好的池子中。
3.温度调控
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水温30C土(1~2)C,气温33~35C。池水加温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每次使用温室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鳖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根据国内对稚鳖生长的研究(崔希群等,1991),水温30°C时,增长最快,个体日增重为0.226g,当水温降至21C时,饲养35d几乎无增重,水温从30C降到27C时温差仅3'C,而日增重却下降50%。可见水温调节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致造成死亡。
4.水位与换水
稚鳖池的水深--般为30~50cm,幼鳖阶段随着个体长大,逐渐加深水位,水深范围通常为50~ 80cm。.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鳖池水质的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甲烷.硫化氢和氨氮等有毒物质。特别是越冬加温饲养后期,要严防水质恶化,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每周应换水3~4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如果认为整是用肺呼吸的动物,水质好坏无所谓则是错误的;池水作为鳖的栖息环境,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鳖的生存和生长。
5.水质调节
稚、幼鳖池面积小,蓄水浅,放养密度大。特别是加温养殖,在为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养殖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的恶性循环:阳光不足→高温→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和排泄物沉积-+水质恶化。即使不断换水,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每次换水所起的作用会一次比一次缩小。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中藻类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光照对于整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光照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为调节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 15d)将石灰和漂白粉交替使用,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外--致推荐,而且经济、简单的方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另外,在稚、幼鳖池放养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兼有改良水质和为稚、幼鳖提供隐蔽场所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