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寓意为先生或老师教出的学生多,遍布天下。那为何有此一说呢?我以前也不知道缘由。今天偶然在阅览室书架上看到一本《北大国学课》,就随手翻开看了一眼,在目录栏一下子就看到了《“桃李满天下”的“桃李”从何来?》这个题目,于是翻到相应的内容。故事不怎么长,只一会儿就看完了。看了,感觉自己这随手一翻得还是很有收获,又增长了一点文化知识,而且,觉着这本书挺好的,于是登记一下借了,以备之后随手翻看。故事大意如下。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做子质,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是他却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不得不逃往北方一个朋友家避难。朋友家境也不是很好,为了不给朋友的生活增加负担,子质决定开个学馆,招收学生授学,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朋友非常支持他,腾出两间空房做为学堂。子质的招生不分贫富,只要想拜他为师学习的,就可以来学馆学习。
学馆里有一颗桃树,一棵李子树,学生们都跪在这两棵树下行拜师礼,然后开始跟着子质学习。子质指着两棵桃李树对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认真学习,像这两棵桃李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
子质认真教学,一心要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用人才。在他的严格教学和管理下,学生们刻苦用功,勤奋努力,学到了不少真本领。这些学生先后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学子们为了感念老师的教诲之恩,就都在自己的住处栽种了桃树和李子树。
后来,子质到各处游历,碰到了很多自己教出的学生,也看到学生们栽种的这两种树,子质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此后,“桃李”就成了学生的代称,而老师教出的学生多就成为“桃李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