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是什么意思(孟浩然的《春晓》都隐喻了什么)

时间:2024-09-17 09:15:07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贴近生活, 通俗易懂, 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诗歌“清淡”的特色。但“清淡”未必平淡, 整首诗前后起伏, 相互冲突, 在解读的过程中, 无论是表层含义, 还是内层深义, 可谓众说纷纭。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晓”没有疑问, 解释为:破晓。“不觉”, 有人理解为“不知不觉”, 大脑有意识, 但未主动去“觉”;有人理解为“不知道”, 大脑无意识。前面“眠”字点明是在睡觉, 那么大脑肯定对“晓”没有意识, 所以应当解释为:不知道。《诗经》云:“鸡既鸣矣, 朝既盈矣。” 由此可知古人鸡鸣天亮即起, 诗人不知道天已破晓, 肯定是睡了懒觉, 因而大部分人将此句理解为“春天里很适合睡觉”, 这显然是有违逻辑的, 如果在春天里睡觉很香的话, 怎么会听到夜间的风雨呢?王士源称孟浩然“文不按古, 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 他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逻辑错误。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昨晚的风雨交加之声使诗人没有睡好觉, 才使得今晨睡了一个大懒觉。错误的理解一是割裂了与第三句的联系, 二是将“春”字的概念扩大了, 这首诗是写特定的一天, “春”字不能指代整个春天, “春眠”不能理解为“春天里的睡眠”。这一句应当解释为:春天里某一个早晨睡了懒觉, 都不知道天已经破晓。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处处闻”解释为:到处听见。“啼鸟”有人解释为:“鸟啼之声” 。这里把“啼鸟”换成了“鸟啼”, 偷换了概念, 理解是错误的。对比孟浩然的《久滞越中, 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两见夏云起, 再闻春鸟啼”中的“鸟”与“啼”的位置, 《寒夜张明府宅宴》:“醉来方欲卧, 不觉晓鸡鸣。”中“鸡”与“鸣”的位置, 可知“啼鸟”的文本结构与“鸟啼”、“鸡鸣”不同, 含义当然也不一样。诗人把“鸟”放在“啼”的后面, 意在突出鸟, 声音是其次的, “啼”是修饰语, “鸟”才是中心语。纵览孟浩然同时期有关“啼鸟”的诗歌, 例如杜审言的“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杜牧的“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和王维的“落花啼鸟纷纷乱”、“省中啼鸟吏人稀”等诗句, 从中可以看出用“啼”来形容“鸟”颇带有否定的意味。再联系第一句, 方知诗人厌烦“鸟”是因为它打扰了“春眠”, 所以这句应当解释为:醒来是因为到处有鸣噪的鸟。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这一句明显是疑问句, 但很多注释都错误地把它当作感叹句, 例如“不知落了多少花” 、“不知道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等等。这样的理解把诗人疑问的对象抹杀了, 只剩下淡淡的感叹。联系第三句, 这句应当解释为:试问:被风雨打落的花有多少呢?

对于《春晓》的主题, 最为普遍的观点是喜春, 此诗“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 不经意的猜想中透漏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 似有惋惜之情, 却又无迹可寻。”但上述表层含义已经说明, 诗人并没有睡好觉, “啼”字也带有否定意味, 加之“风雨”的意象, 把诗的内涵理解为喜春显然不合情理。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惜春, “此诗意在惜春。”这种观点主要依据的是“花落”的意象, 但这是以偏概全, 花不是春天所独有的, 不能见“花落”就把它理解为春天逝去的象征, 描写春天的惬意也用“花落”, 如李白的《横吹曲辞·白鼻騧》:“细雨春风花落时, 挥鞭且就胡姬饮。”《春晓》中的其他意象群体也都不是春天逝去的象征, 既然春天未去, 何惜之有?不论是喜春还是惜春, 都有不成立之处, 或说两者兼有, 岂不是自相矛盾, 错上加错。所以春天并不是《春晓》的主旨, 对“眠”、“鸟”和“花”三个意象的理解才是解开此诗隐喻的关键所在。

“眠”字的表层含义是“睡觉”, 而“睡觉”这个意象在孟浩然的诗里含有隐居之情。限定“眠”的“春”, 乃四季之首, 有青春年少之意, 暗合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的经历, 由此可以合理推断出作者用“眠”喻隐居。

既然“眠”代表隐居, 那么“醒”则代表出仕。前文提到诗人意在突出“鸟”, 而且是“鸟”把“眠”打断, 致使诗人“醒”了。换句话说, “鸟”是一种外在的力量, 迫使诗人从隐居走向仕途, 从孟浩然的生平来看, 这种推动力量正是孟浩然身边的朋友。开元十二年 (724) , 忘形之交卢僎任襄阳令;开元十四年 (726) 好友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先后登进士第;开元十五年 (727) , 王昌龄登进士第, 授汜水尉。然而孟浩然仍然未被引荐和征召, 他的年纪比王昌龄大9岁, 比储光羲大17岁。在此之前, 他并不想通过考科出仕, 《田园作》云:“冲天羡鸿鹄, 争食羞鸡鹜。”在此之后, 好友的出仕无疑对孟浩然产生了压力, 在开元十五年 (727) , 年近四十的他上京赶考。再者, 孟浩然的诗作中有名有姓的官员达60人之多, 这些朋友显然会对孟浩然形成压力圈, 或许还有吸引力, 使他不得不争取出仕。“鸟”的意象在诗歌中经常用来暗喻他人, 例如张九龄的《感遇》:“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株树。”的“双翠鸟”暗指李林甫和牛仙客、杜荀鹤的《春宫怨》:“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谓花鸟比其他宫人等等。因此, “鸟”应是对官场朋友的隐喻。

孟浩然对“花”情有独钟, 因此“花”才是《春晓》的诗眼, “惜花”才是本诗的主旨, “春”只是在首句交代的背景而已。孟浩然非常看重自己的才能, 《书怀贻京邑同好》中云:“维先自邹鲁, 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但他终身布衣, 英雄无用武之地, 眼看自己的才能白白浪费, 也无量可计, 遂凄然叹问。“花”之于“春”犹如“才能”之于“青春”, 因此“花”隐喻时光。

孟浩然的这一问如果要寻找提问的对象, 纵观全诗, “鸟”是唯一隐喻人的意象, 也是唯一能够回答提问的意象, 所以此问是在埋怨官场朋友不相助之举。开元二十一年 (733) 秋, 孟浩然又萌上长安求仕之心, 时作《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寄语朝廷当世人, 何时重见长安道?”、《送丁大风进士举》:“故人今在位, 岐路莫迟回。”可见其愿。开元二十二年 (734) , 孟浩然上京求荐于张九龄, 但因张九龄丁母忧未果, 又《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 因以投寄》:“故人荆府掾, 尚有柏台威。”仍未果。张、裴都是孟浩然的至交好友, 却并不引荐他, 难免心情愤激, 离京前夕, 作《留别王侍御》云:“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希。”埋怨之情可见一斑。

“夜来风雨声”这句在表层含义里属于回忆的成分, 所隐喻的也应该是孟浩然的过去。孟浩然一生是个悲剧, 他在《还山贻湛法师》中也自叹:“心迹难以遂愿, 尘世坎坷不平。”不言而喻, “夜来风雨”是指诗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孟浩然的一生是矛盾的, 一方面, 他适合隐居, 王维的《送孟六归襄阳》云:“杜门不复出, 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 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 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 无劳献《子虚》。”另一方面, 他想建功立业, 《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云:“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性格和追求之间的不谐调是孟浩然出仕无门、退隐无果的原因, 诗歌成为他排解仕隐纠葛的特效剂, 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许多诗是为了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 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 对于他, 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矛盾的诗人写出矛盾的诗歌, 抒发矛盾的情感, 是包括孟浩然在内的唐代诗人的普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