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顾名思义,是记述琐事。在《琐记》这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中,鲁迅回顾了自己离开故土、南京求学、东渡日本的经历,还原了自己冲破束缚、追求新知、不断进取的心路历程。
离别故土:“衍太太”激发了“我”离开故土、寻求希望的梦想
衍太太在《父亲的病》一文末尾登过场。当时鲁迅对她着墨不多,只交代她住“一门里”,和自家离得很近,还交代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父亲周伯宜临终之际,是这位衍太太不断教唆、催促鲁迅大喊“父亲”!在该文结尾处,鲁迅写到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显然,作者在向父亲忏悔,因为他的无知的、没有反抗的大喊大叫扰乱了弥留之际的病人平静、安详地离开。另外,也隐含着对这位衍太太的反感。
衍太太的真实身份是鲁迅从叔祖周子传的妻子。如果说在《父亲的病》中衍太太的形象比较单一,在《琐记》她的形象就非常立体了。作者开篇便提到了衍太太。衍太太首先有她和蔼、可爱的一面,对孩童拎得清、不打小报告,这令“我”欣赏。“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看见孩童们吃冰不呵斥不制止,给玩闹磕伤的孩子擦药就是明证。衍太太更有她庸俗、可恶的一面,自作聪明,心术不正,这令“我”厌恶。比如她怂恿“我”看黄色书籍,教唆“我”偷母亲鲁瑞的首饰并散布谣言。她的所作所为,“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因此,在故土找不到温情、感觉到到窒息的鲁迅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好。那么,走罢!”
其实,祖父入狱、父亲病故、家道中落,鲁迅这一脉在整个大家族中的遭遇并没有引起一些族人的真正同情和帮助,反遭他们落井下石看笑话。市侩而自私的岂止只有这位衍太太呢?好多个“衍太太”激发了“我”离开故土、寻求希望的梦。鲁迅补充说:“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既然受够了屈辱,见惯了无聊,那就要冲破束缚去呼吸新鲜空气。此为鲁迅《琐记》中的第一重心态。
南京求学:有收获,也有惋惜与落寞
鲁迅去南京求学,是有些无奈的。绍兴城的中西学堂,封建腐朽气息浓郁,课程设置也令人不满意,何况没有真正走出故乡。杭州的求是书院能入“我”的法眼,但学费贵,自家家境衰落又负担不起。
南京首站是江南水师学堂。这里功课简单,课程安排也不科学,一星期中,“几乎一整天是英文”“一整天是读汉文”“一整天是做汉文”;这所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里,竟然有关帝庙,居然请和尚做法事,总之令“我”觉得不爽,只能用“乌烟瘴气”来形容。于是,鲁迅抽身而退,肄业于此,转而考取了矿路学堂。在这里,鲁迅整体满意,充分发挥学霸天赋,听课、作图、笔记、自学,读《天演论》,充实而兴奋。遗憾的是,第二年学堂要裁撤,为节约经费竟然让外行技师指导学生如何下井开矿。尽管聪颖、好学、务实、严谨的鲁迅以一等第三名光荣地毕业于矿路学堂,他还是觉得没有达到理想的求学状态,“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笔者在头条早些时日发表的原创文章《改了名的鲁迅,有没有在江南水师学堂收获满满》和《学霸鲁迅,以一等第三名毕业于矿路学堂》,详细解读了鲁迅南京求学的历程,感兴趣可以点开来看。)
既然新式学堂面子新里子旧,骨子里传统而腐朽,既然要探求真正的新环境和新知识,那就只有离开故国到国外去。此为鲁迅在《琐记》中的第二重心态。
离开故国:东渡日本,做出发前的准备
因此,鲁迅在《琐记》中说:“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这里有两个插曲,极具讽刺意义。
一是“五减一”。鲁迅是当时5名官派留日学生之一,最终有4个成行,“其中的一个因为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不去了”。当时的父权社会,“祖母”虽然不像“祖父”那样代表家族权威,但说话还是有分量的,不过终究代表了守旧和迂腐,好像她的孙子出国要受尽苦难或者背叛家族似的。这位孙子呢,表面是是孝顺,实则是胆怯而无大志的代表了。
二是“白准备”。鲁迅先向前辈取经到日本应该准备什么东西,然后照做,“将钱都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元,还带了十双中国袜--白袜”。结果呢,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这些全无用处,白忙活一场。
末了,先补充一句:《琐记》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的第8篇文章,1926年11月25日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2期。再概括一句:在《琐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尊自强、不甘平庸、追求新知,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勇于突破自我的鲁迅!